22
2025-04
截至2025年4月17日,已有1,025家机构在银登中心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参与机构进一步扩容;2025年一季度新增26家机构开立账户,均为出让方机构。 2025年一季度,银登中心成交个贷不良资产包128个,未偿本息合计370.4亿元;成交数量是去年同期的四倍有余,成交规模超过去年上半年两个季度的累计成交规模,是去年同期的八倍有余。
08
2025-04
2月绿色债券发行数量、规模同比双增长;央企及地方国企为发债主力,银行业绿债发行规模居首位;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03
2025-04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发布《关于征集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企业的通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就劳动者相关主题准则发布第二批征求意见稿。
25
2025-02
CCAA对《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核查机构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ISSA 5000”标准。
24
2025-02
截至2025年1月27日,已有1,001家机构在银登中心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参与机构进一步扩容。
17
2025-02
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加码,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速,绿色低碳发展进入新阶段。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渐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细则推陈出新,碳排放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可持续信息披露规范进一步加强,助力绿色金融全面发展
14
2025-02
中国境内“贴标”绿债规模、数量同比下降。2024年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数量最高,占比37.95%;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最高,达到32.51%。银行间市场发行数量和规模占比均超7成。发行主体方面,央国企发行人占比超8成,AAA级别的发债主体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占主导地位。
20
2024-12
2024年11月,绿色债券发行数量、规模环比双增长;央企及地方国企为发债主力,银行业绿债发行规模居首位;11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上交所制定《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
2024-12
国内方面,上交所制定《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国际方面,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ISSA 5000”标准。
12
2024-12
政策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融业ESG行动报告(2024)》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份关于地方ESG发展状况的系统性报告《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2024上海ESG发展报告》发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ESG实施原则。 ESG优选组合指数表现及ESG风险事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