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动态
绿色金融月报 | 8月绿债市场同比稳中有升,我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1-09-23 发布人:admin 阅读量:2874

月报要点

绿债一级市场同比稳中有升,碳中和债保持增长势头。

2021年8月境内共有44“贴标”绿债发行,发行规模495.79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00.66%,数量同比提升91.30%8月发行绿色债券包括13只绿色中期票据,4只绿色超短期融资券,2只绿色短期融资券,12只绿色公司债,6只绿色企业债7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聚焦双碳需求,截至2021年8月末,共有130只碳中和债发行规模达1628.86亿元,2021年度境内“贴标”绿债市场发行总量的46.00%,其中3年期的碳中和债券的规模和数量占比不断提升,而5年期的规模和数量占比出现下降,从支持双碳目标的发展来说,监管部门应鼓励并支持中长期限的碳中和债券的发行。

绿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市场流动性有所提高。

8月整体绿色债券现券交易额达705.13亿元,同比增长30.42%,环比减少20.50%,发生交易的绿色债券共255只,同比增长70.00%,环比提升3.24%。

2021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JR/T 0228—2021)。

两项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人民银行研究局提出,分别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起草和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行业内有关单位共同参与。标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论证,并通过了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

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两项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的空白,为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环境披露工作、创设和推广环境权益融资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支撑。其中,《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根据各金融机构实际运营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信托等金融子行业定量信息测算及依据提出指导意见,并鼓励金融机构每年至少对外披露一次环境信息。《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明确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分类,从实施主体、融资标的、价值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规定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三种目前典型的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实施流程,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权益融资活动提供指引。


声明:本文是东方金诚信用的研究性观点,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等。本文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东方金诚信用进行了合理审慎地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信用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本文的著作权归东方金诚信用所有,东方金诚信用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销售和分发,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信用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如需获取报告原文,可通过以下电话或邮箱进行联系。

负责人:方怡向

联系方式:010-83435929

fangyixiang@coam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