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动态
政策放开 民间征信业驶入蓝海

发布时间:2015-05-11 发布人:zhoujun 阅读量:3981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对民间征信业的发展政策有望进一步拓宽,未来将可能形成政府征信与民间征信并行的格局,这也将使我国征信系统能够覆盖更多的人群。民间征信机构尤其是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民间征信机构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另辟蹊径推动征信技术的发展,民间征信有可能点燃金融业的大数据应用变革。

近年来,随着网贷等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于征信查询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政府主导的征信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民众查询的需求,迫切需要民间力量的加入。

随着今年初央行向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及深圳前海征信等8家民间征信机构正式颁发个人征信牌照,国内征信行业打破了央行“一家独大”的格局,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对民间征信业的发展政策有望进一步拓宽,未来将可能形成政府征信与民间征信并行的格局。

政策放开

征信系统有望覆盖更多人群

依托央行已有的庞大而坚实的征信系统,加入充分市场化的民间征信机构,使得中国征信系统能够尽可能覆盖更多的人群。

事实上,虽然央行征信系统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强大规模,但相对于庞大的需求,目前和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只有3亿人左右,大约有5亿人与银行从来没有信贷交易关系。因此,响应让民间机构进入征信行业的呼声,今年初央行开始下发征信牌照。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多元化的征信市场格局有望形成。“依托央行已有的庞大而坚实的征信系统,加入充分市场化的民间征信机构,使得中国征信系统能够尽可能覆盖更多的人群。”

李克强总理在5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把改革推向纵深。会议明确,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创新监管,改进服务,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改革新红利。有分析人士预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为征信行业全面向“公转民”转变提供了想象空间,民间征信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征信行业收入仅为20多亿元。

有机构预测,随着个人征信业务的放松,未来征信政策放宽的预期将更加强烈。其中仅资本市场上涉及个人征信业务、征信系统开发、征信信息咨询的概念股有望获益。宏源证券预测,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为1030亿元,可增长空间巨大。此外,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3月份,全国共有P2P运营平台1728家,预计2015年总成交额将超过5000亿元,网贷市场的征信体量也被寄予厚望。

民间征信起步

多元化格局显现

对于很多民间征信机构来说,缺的不仅仅是牌照。作为数据信息行业,其根基数据的缺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也表示,征信行业虽然看上去是一片蓝海,但征信行业前期数据库的建立确实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所以这个战场的入场者应该是资本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或是被资本追逐、市场估值高的企业。而对于很多民营征信公司来说,缺的不仅仅是牌照,作为数据信息行业,其根基数据的缺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这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关互联网企业在进入民间征信行业时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已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机构中,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无疑走在前列。今年1月底,就在央行下发征信牌照后不久,芝麻信用便推出了芝麻信用分数,从个人用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和人脉关系五个维度,对个人信用予以评价。作为蚂蚁金服旗下公司,芝麻信用拥有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支付宝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再加上公安网提供的公共数据,三大数据来源、五个维度构成了用户基本的信用评分。在此基础上,阿里还陆续推出了“借呗”、“花呗”等信用产品,并与招联金融旗下“好期贷”达成合作,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的生态系统。

429日举行的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征信完成了首度亮相。据介绍,腾讯征信提供的服务包括大数据征信和身份核实。在大数据征信方面,腾讯征信的评分系统主要从财富、安全、守约、消费、社交等几个方面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形成个人征信评分。在身份核实方面,腾讯征信则将依靠腾讯积累的反欺诈技术和黑名单库,并利用实时在线校验身份工具包括账号安全服务、等级服务和腾讯人脸识别等,完成在线身份核实。近期腾讯财付通已与中国公安部所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达成人像比对服务的战略合作。腾讯的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识别人脸到底是一张图片还是人的活体。

民间征信有望点燃

金融业大数据变革

相比央行征信系统,互联网大数据的充分运用无疑是一场金融业的技术革命,将深刻影响未来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

在一些业内人士和公众看来,要使金融信贷行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双管齐下。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征信系统应该是央行征信与民间征信相融合。值得关注的是,与央行依靠从银行网点采集的个人征信记录不同,民间机构尤其是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民间机构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另辟蹊径推动征信技术的发展。据安邦咨询预测,民间征信有可能点燃金融业的大数据应用变革。

事实上,从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的思路来看,两家公司都充分利用了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的大数据,以此作为个人征信的重要依据。相比原有的央行征信系统,互联网大数据的充分运用无疑是一场金融业的技术革命,将深刻影响未来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大数据征信的核心其实并不是数据本身,而是算法。即使不像阿里与腾讯那样自身拥有海量的互联网大数据,个人征信依然可以做得很出彩,这也是其他征信机构的机遇所在。

安邦咨询表示,随着中国民间征信市场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这一领域,大数据重塑金融业的趋势与格局将越来越明显。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以及类似于美国的大数据征信公司这样的大数据征信机构将逐步取代商业银行,成为信用社会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石,进而推动金融业尤其是普惠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