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动态
公司正式发布《债券绿色认证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17-04-05 发布人:zhuangziqi 阅读量:6894

327日,公司正式发布《债券绿色认证评估方法》(2017年版)。
1. 绿色认证评估的要素设计与逻辑框架
      公司债券绿色认证评估方法设计遵循有效发挥绿色债券引导资金投入具有真正环境正效益的绿色项目的资源配置机制,并*大程度保证实现资金的绿色效益为原则,以影响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实现绿色效益的关键因素为核心,以提高绿色债券公信力和透明度为宗旨。
      公司认为,漂绿行为的产生,主要由以下要素共同作用导致:(1)发行人存在主观“漂绿”动机,以便获取相对低成本的绿色资金或者通过绿色标签获取其他利益;(2)募投项目绿色属性似是而非,有可能被非主观错误认定为绿色项目;(3)发行人过高估计项目的绿色效益,导致预期绿色效益与实际效益严重偏离而导致非主观意义上的漂绿;(4)资金使用与管理不规范,发行人有条件将绿色资金挪用至非绿色项目,为漂绿提供了空间;(5)发行人信息披露不透明,降低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识别出其为漂绿项目的概率。
      应对上述“漂绿”动机,公司认为,债券绿色认证评估要准确区分绿色与非绿色,以及准确评估绿色程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评估发行主体的绿色程度,评判其是否属于绿色资金使用者,降低资金使用机构进行漂绿的动机;(2)评估项目的绿色属性,排除似是而非的“绿色”项目;(3)评估资金的绿色效益,验证其承诺实现程度;(4)评估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合规性,确保绿色资金用于真正绿色项目;(5)评估绿色信息披露透明度,强化社会对发行人的监督进而减少漂绿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在认证评估框架方面,公司债券绿色认证与评估主要从发行人绿色程度、项目绿色程度、绿色资金的绿色效益、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性、绿色信息披露透明度等五个方面综合评分,并按综合评分等级给出区分绿色程度的认证评估结果。
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
权重
主要评价内容
发行人绿色程度
15%
主要考察发行人的环保领域信用记录、环境风险控制能力、发行人的绿色投资运营记录以及以往的绿色效益等方面
项目绿色属性
20%
主要考察募集资金支持项目的行业特性、技术先进性、政策符合性等
绿色资金的绿色效益
25%
发行前认证主要考察预期绿色效益类型、项目所采取的保证环境效益的措施、项目预期环境效益;
发行后跟踪主要考察绿色效益类型,保障绿色效益的措施执行情况以及发行人前期绿色债券绿色效益实现情况
募集资金使用
和管理规范性
25%
主要考察绿色资金投向的明确性、绿色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绿色资金的使用进度与效率(发行后需要)
绿色信息披露透明度
15%
主要考察绿色债券资金使用、绿色效益实现情况的披露以及披露报告的全面性与合规性
 
2. 绿色等级评定
      本方法采用分级制度,将满足绿色债券*低准入标准绿色债券分为浅绿(GC,中绿(GB,深绿(GA)三个等级。准入标准为符合绿色债券发行条件的*低门槛,主要用于区分绿色债券和非绿色债券,具体符号定义如下:
等级符号
定义
GN
拟发行债券未达绿色债券准入要求
GC
发行人绿色程度、募集资金拟支持项目、资金的绿色效益、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性以及信息披露透明度五个方面均达到绿色债券准入标准。
GB
发行人绿色程度、募集资金支持项目绿色程度较高,绿色资金投入预期或已经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绿色资金管理、使用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落实表现较好。
GA
发行人绿色程度、募集资金拟投项目绿色程度极高,绿色资金投入预期或已经产生极好的环境效益,绿色资金管理、使用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落实表现极好。
 
      在等级评定方面,公司通过模型参考等级以及债券绿色认证评估委员会投票评定结果综合评定债券绿色等级。模型参考等级是通过二级指标等权重打分得到一级指标得分,再根据一级指标权重加权得出综合绿色指标得分;债券绿色认证评估委员会通过对分析师提交的债券绿色认证评估报告进行评审,从认证评估报告的合规性,指标打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定性分析的逻辑性进行综合评审,并对认证评估结论及等级进行投票评定。
3. 特点
     相比国际市场普遍认可的绿色债券原则(Green Bond PrinciplesGBP)、气候债券标准(Climate Bonds Standards, CBS)以及目前国内公开发布的绿色债券评估方法(中诚信和中债资信),《东方金诚债券绿色认证评估方法》新增了“发行人绿色程度”绿色认证评估要素。
     发行人绿色程度是指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在以往的经营中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历史环境行为、信用记录以及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公司认为,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行为及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项目筛选与决策能力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项目绿色效益的可能性。对发行人绿色程度的评估可以将以往有环境违法污点的企业以及有“漂绿”动机的发行人排除在绿色债券市场之外,有利于绿色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发行人绿色程度进行评估,具体从发行人环境信用、发行人的绿色投资或运营记录、发行人环境风险控制能力、发行人已实现的绿色效益共4个方面进行评估。
4. 债券绿色认证评估程序
      在认证评估程序方面,除了债券发行前的认证评估,公司还将在债券存续期内进行存续期的绿色认证评估,具体流程如下:


阶段
发行前认证评估
存续期认证评估
程序
1)核查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对申请人及其项目进行现场尽职调查(可抽样),合理评估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对比分析,与同类申请人或同类项目进行对比;
4)评估绿色债券发行材料对绿色债券监管要求的遵循程度,撰写认证评估报告;
5)对认证评估报告进行内部三级审核程序后提交认证评估委员会评审;
6)认证评估报告通过评审后向申请人征求意见;
7)出具绿色标准认证评估报告。
1)核查后续认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对申请人及其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可抽样),合理评估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对比分析,对发行前申请材料和发行后认证材料进行对比,对同类申请人或同类项目进行对比;
4)撰写后续认证评估报告,重点围绕存续期相比于发行前申报申请的重大变化;
5)进行后续认证评估报告的内部三级审核后提交认证评估委员会评审;
6)通过评审后的后续认证评估报告向申请人征求意见;
7)出具跟踪认证评估报告,就其发行前承诺的措施落实情况、监管要求的遵循情况以及预期绿色效益的实现情况发表意见。